超级版主
论坛管理员
- 积分
- 19898
- 威望
- 19180 点
- 资产
- 26160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6-2-11
|
文章来源:新财富8 V* G2 O5 \0 k4 {2 m
5 ^+ V4 O) P0 e" l6 b) p! P
于华 十月维新 / k5 C- O5 n t9 {! A
0 P0 W5 W8 l# I) K- S 顶着“老10家”光环的大成基金,在基金黑幕的阴影里“沉沦”已久。如今,在于华的带领下历经10个月“厉兵秣马”,大成基金正试图“王者归来”。
+ `; f+ Y8 }5 b6 ?/ Q
/ D3 C7 H: S; n9 I+ f云飞/文 2 {$ c. ^% a7 j
# o+ ?, D; c* g% l! [4 ~$ Q
由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终身教授、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所长,到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再到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的人生有不少转折和挑战。1 [7 R: ^* }6 `9 T# `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检验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意愿。”已在大成就任10个月的于华说,“如果能实现一家本土公司从转变到发展的目标,会有成就感。”% E7 ]7 s% o5 e- w1 u/ E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对于中国老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大成,这也是一个重大转折期。 T# w7 D# L. p( n. j! H5 _
但这一次他面临的挑战绝不像做研究报告那么简单。按照管理资产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业界已将大成列为基金业的第二阵营,对此于华并没有质疑。但他认为,第二阵营是一个不稳定的阵营,既可能随惯性再往下跌,跌到和新基金公司差不多;但也可能止跌、重新回归。; F2 g8 g: K# C
“大成现在的工作就是做后一种。应该说我们已经止住了惯性下跌,并且转化为向上的态势。”今年1月履新,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他的主导下,展开了一场全面维新,涉及范围从公司战略定位、业务流程和制度再造到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
$ ]; O/ r# H4 v+ C, \ 于华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让大成重回基金业第一阵营。$ M& H7 _8 Z9 o+ w
业绩最有说服力* c5 q) J5 n/ d
除了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旗下基金的业绩可能是确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业界地位的最有力证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基金业绩是于华接手大成的首要任务,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大成所管理的三只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都很抢眼。7 z( b O# ^# j2 F8 j/ |# j& O9 g
截至9月24日,大成“价值增长”设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3.15%,远超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和同期定期银行存款收益率,每10份基金单位累计分红2.1元,在所有开放式基金中排名第一 ,荣获“2004年首届中国基金金牛奖”;大成“债券投资”基金设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8.08%,在全部同类型开放式基金中名列第二,每10份基金单位已实现累计分红0.4元。这两只基金都被晨星中国公司评为四星级。而今年6月份才成立的大成“蓝筹稳健”基金到9月24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15%,比同期发行的其他基金表现都要好。
8 _: w# D$ h$ t7 B G* W) e 良好的业绩,来自于大成在投资和研究方面的改革。于华表示,今年大成将投资研究部门的中间墙打开,让这支多达30人的投资研究队伍充分融合。公司要求每个研究员每月要跑三家上市公司,基金经理也要做研究,使得研究覆盖面迅速扩大。4 j/ p+ s+ F- g6 \) v
于华主张投资决策阳光化来防范道德风险,他很重视发挥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开会,从投资、研究、交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团队决策优势。% G% G; e6 h. h- z! {' c
9月底大成金融工程部宣告成立,对数量分析的倚重不仅缘于于华的学者情结,更因为在他看来,资产配置、仓位控制、个股选择中运用数量分析模型是基金业发展的国际趋势。, z% M/ W& j k; j
国际化视野已成为大成投资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今年11月,大成将请英国FTC培训公司专门对基金经理、研究员进行完整的估值能力培训,力求提高公司的绝对估值水平。现在大成研究员每天都会紧盯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对影响国内经济的石油、铜、铝等重要商品期货价格持续跟踪研究;大成还与境外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全面技术合作,内容涉及专户投资管理和养老金、上市公司联合调研等等方面。
; V7 f5 s; [; O7 P) X; _5 m 然而,大成旗下的封闭式基金业绩至今不太理想是于华心中的遗憾,“一方面是历史包袱积重难返,另一方面有两只基金受契约投资限制,只能投资中小企业,面对大盘蓝筹股的市场机会无可奈何,业绩提升太慢。”8 R @+ j* @! n6 p3 T; p# k
今年6月,大成调整了几只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经理,仓位调整也已完成,并开始着手规划封闭式基金转开放的问题。于华的目标是未来一年内将封闭式基金的业绩提升到中游水平。 T' ^( u6 x" a# }
* a- R3 s* d$ x* P2 \5 J- W, }
改善总体竞争力. ` {/ \5 ?5 P
短期内提高业绩对于华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事,现在对他最具挑战的,是如何提高员工凝聚力、提升社会对大成的认同感。+ ?/ d6 l7 ~) j6 I
“改善总体竞争力是一个非常艰苦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最根本的是公司文化的建设。把这些做好了,大家才能恢复对公司的信心,重新凝聚在一起。”. p8 J% H) e! E0 ~8 y'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于华将大成总体竞争力改善的着眼点放在了制度建设上,今年4月,大成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入场对业务流程和制度进行全面更新再造。安永的11位专业人员在历时2个月,与大成11个部门的负责人面谈40余次,修改了20多个基础制度和80多项业务流程规章,另提出建议72条,内容从新研究员培训到投资管理委员会运作等大大小小的环节。大成新的业务流程和制度将全面启动。) r0 f y- `' H
之所以在制度建设上不惜重金,于华的考虑是:“基金业的发展,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中国的基金业在硬件方面发展很快,设备、人员、系统、产品体系已经相对完整,但软件的发展则比较弱,而软件主要体现在制度和运营的规范化、程序化方面。硬件好学,软件不好练。只有把软件练好了,才能体现真功夫。”: y. K; T3 j0 |& m
今年6月,大成在基金业内率先实现了全员竞聘上岗。通常,基金公司实行的竞聘都是在投资部,只竞聘基金经理;但大成的竞聘涉及到主要业务部门。竞聘的游戏规则是同一部门人员可以参加,其它部门员工也可以参与。目前投资部、市场部、信息技术部的竞聘已经完成,不同部门人员根据新的标准实行新的薪酬,差距开始拉开,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改善。0 B8 l5 K* A" r. f$ _! f- Z
于华到大成最满意的一件事是在两周内完成了大成“蓝筹稳健”的申报,创下了基金业的一个新记录。今年上半年在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大成“蓝筹稳健”基金发行了22亿份,按照预定的计划,大成接下来的发展速度还会加快。这无疑大大鼓舞了员工的斗志。- a2 h$ U& ^- O: S, X( {
4 P7 D# ~+ ?) a 定位于股票型基金产品2 C0 Y% `: m: D, R4 Y( O
“大成的努力和进步获得了业界的认同,但我们的进步还不够快。”于华丝毫不敢松懈。: v. e8 o+ H+ M3 x
最近两年间,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由当初的17家增加到近40家,随着商业银行的进入,国内基金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作为老10家基金公司,大成的转型也迫在眉睫。于华直言不讳:“大成市场化转型比其他老10家公司慢了半拍,这造成了今天落后的局面。”
* M# X5 [& i% B! r' g “大成已进入了以市场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 大成的所有工作包括投资、服务都要围绕着市场来展开。
/ N9 Z( X# \; y# p 分析目前局势,于华认为老10家基金公司仍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这些公司经历了5年的熊市、牛市,知道中国的基金业是怎么走过来的,摸爬滚打积累深厚经验,这种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是其他公司取代不了的。”' ]; x* u# k" p1 ~- p
而且,老10家公司制度完善,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投资人普遍对老公司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只要把风险控制住了,老公司发展前景可期。事实上,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老公司仍呈做大做强趋势。; |. @' l& q& @" F$ D X
大成的优势显而易见,尽管位居第二阵营,但大成家底丰厚,聚集了一批从业经历较长的投资研究人员,这是大成快速发展的坚固基石。随着今年初中泰信托取代大鹏证券成为大成的新股东,大成顺利渡过了很多基金公司正在煎熬的股权动荡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1 h& L- B: l: ?) c0 n# M- ?1 |3 j
通过差异化竞争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基金业发展必然趋势。大成将未来的发展策略定为开发高端产品,即股票型基金产品。- \, h4 j8 P) n. k
于华说,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成与其他公司的差别在核心资产即股票基金上,必须把公司的核心资产的底子打好了,先要吃饱、然后才能要求吃好。另一个原因是,最能反映基金公司专业能力、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主动投资,而中国市场有很多主动性投资机会。“在高效率的市场上,超额收益为0,但在中国市场上,目前25%的股票持有三、四年可以获得超额回报。”要抓住这种机会,就必须做研究,这正是研究驱动投资、投资与研究统一的真谛。
: w7 ~+ d, u( i$ r) q! j$ N 而大成要想脱颖而出,也只有在细微处取胜。“三、四十家基金公司持有的100多只股票都一样,比什么?”于华设问,“只有比什么时候买,仓位控制得好不好,是否比别人发现得早。”0 d7 I) r" Q, @! R1 C2 v/ }: V
$ E( J, x+ W1 X+ b* G9 [1 \
|
|